中欧峰会一天之后就要举行,欧盟方面却突然向我方开出一个前提条件,还要求“必须满足”。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贸易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东大应在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会晤时回应这一关切,“解除欧方的疑虑”。 这话听着有点绕,其实就是想给峰会定个调子。本来两边准备坐下来谈的议题不少,经贸合作、气候变化、国际热点,哪件都比这突然冒出来的“前提条件”重要。现在欧盟先摆这么一道,明摆着是想掌握主动权,用所谓的“安全关切”给中方施压。 卡拉斯嘴里的“安全”,说白了还是那些老调调。要么是拿所谓的“市场准入不对等”说事,要么是扯些“技术安全”“供应链安全”的幌子。这些年欧盟受美国影响不小,总在经贸问题上往安全上扯,其实就是想在谈判里多捞点好处。 中方这边心里跟明镜似的。贸易归贸易,安全归安全,不能混为一谈。这些年中欧贸易额都突破8000亿欧元了,中国连续多少年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真要是把贸易和所谓的“安全”硬绑在一起,最后吃亏的不光是中方,欧盟企业的日子也得不好过。 德国的汽车巨头、法国的空客、荷兰的光刻机企业,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他们要是因为欧盟这突如其来的“前提条件”受了牵连,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欧盟自己的企业。最近不少欧洲商会都在喊,别再搞贸易壁垒了,再这么折腾,欧洲的制造业真扛不住。 冯德莱恩和科斯塔估计也挺头疼。一个想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强硬点,一个想多谈点实际合作,现在卡拉斯突然抛出这么个条件,等于把两人架在了火上。峰会还没开呢,欧盟内部先显露出了分歧。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得平等互利,不能搞单方面施压。欧盟要是真想解决所谓的“疑虑”,就得拿出诚意来,别总拿着放大镜挑毛病,也得看看自己在市场准入、技术合作上做了多少实事。这些年中国对欧盟企业敞开的大门还少吗?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宝马把电池厂放沈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开放,欧盟那边却总在收紧技术出口,谁在搞保护主义,明眼人都看得清。 峰会前搞这么一出,其实也暴露了欧盟的底气不足。他们既想从对华合作里捞好处,又怕被美国说三道四,只能在峰会前耍点小手段,想两头讨好。可这种把戏玩多了,只会让自己的信誉打折扣。 中方肯定不会吃这一套。谈判讲究的是相互尊重,哪有单方面提“前提条件”的道理。真要谈,就把该摆到桌面上的议题好好聊,别搞这些旁门左道。要是欧盟执意拿这个“前提条件”说事,耽误了正经事,最后后悔的恐怕是他们自己。 毕竟现在全球经济这光景,中欧作为两大经济体,能坐下来谈合作的机会多宝贵。卡拉斯这突然冒出来的话,能不能影响峰会的走向还不好说,但至少让外界看清楚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还没真正跳出那些不必要的牵绊。
评论列表